校友风采
青葱岁月的N条记忆——记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导演王娣
发布人: 祝晓铭  发布时间: 2015-12-31   浏览次数: 1277


王娣,女,1975年生,山东潍坊人,一级播音员。1994年毕业于淄博师专体育系。现任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导演。曾任淄博有线电视台专题节目主持人,山东电视台体育节目主持人,全国足环甲A联赛、足协杯赛、女足联赛等赛事现场直播解说员。曾获中国电视学会电视体育节目一等奖,“山东省十佳节目主持人”、全国“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山东广播电视厅“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见到王娣时,她正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室录制一档谈话栏目《童心回放》,眼前的她仍旧是一头短发,一件墨绿色的夹克越发显得她干练、沉稳。作为现场导演,她戴着 耳麦,凝神贯注地坐在监视器前,在嘉宾谈到年少那些顽皮的趣事时,她的脸上也不时闪过一丝会心的笑容,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些美好的青葱岁月……

场景一:92级新生报到

时间:1992年9月1日

地点:原淄博师专新校区阶梯教室

体育系报到处和艺术系的新生报到处都在同一间阶梯教室里。“瞧这个小姑娘,文文静静的,一定是艺术系的新生!”几个高年级男生在一旁窃窃地议论着眼前这个身高只有1.60米,既不“魁梧”也不“潇洒”的女孩,但只见这个女孩却径直走向体育系的报到处:“老师,我是92级的新生,是在您这里报到吗?”老师接过这个女孩的入学通知书,顺手在体育系新生报名手册上写下两个字:王娣。

从此,92级 体育系就有了个出名的女孩,学校广播站的大喇叭里有她的声音,教室黑板报上有她的笔迹,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有她的身影,年终奖学金的名单上有她的名字。就这样沐浴在老师、同学们的和风细雨下,两年时光很快过去,新生报到处也迎来了一批批更新的新生。写着王娣名字的档案袋被转移到了淄博广播电视局的档案室,淄 博的电视观众眼前也多了一个名叫王娣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场景二:告别

时间:1996年4月15日

地点:淄博有线电视台方祖国副台长办公室

“你可考虑清楚了,现在你抱的是铁饭碗,到了省台,可就是只泥饭碗了!”方副台长坐在办公桌前语重心长地说。方台是王娣的分管领导,也是王娣最信任和敬重的领 导。也许只有本着对后学负责的态度,方副台长才会这样善意地提醒。“既然考上了,我就想去试试。”虽然音量很小,但听上去很坚决……

也许是秉承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的刚毅和好胜,王娣的身上似乎生来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冲劲,“挑战”这个字眼也经常为她的人生道路平添几抹亮色。就这样,王娣告别了熟悉的淄博台,来到了陌生的山东台。1997年的春节,新年的喜庆劲儿还没有过去,王娣就接到了领导的电话,通知她准备解说新赛季的甲A联赛。这时,距离三月份开赛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虽说是体育系毕业,但对足球,也就是课堂上有过几脚射门的经历罢了。对“甲A”的12支 队伍还说不全名字呢,更不用说融会贯通,解说评论了。况且,全国的电视转播中还没有一名女足球评论员,观众能不能接受?又该以一种什么风格出现呢?带着一 连串的问号,王娣还是无奈地接受了任务。随后,就把自己关进了机房。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一盘盘足球比赛的录像带就成了王娣的粮食和水。国内没有女子解说 的先例,她就把ESPN转播的英超、冠军杯拿来观摩,索性探索一种更加另类的解说风格。于是,一盘盘录像带变成了一本本的笔记,一场足球比赛的解说模式也在王娣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1997年3月15日下午15点30分,1997赛季全国足球甲A联赛拉开了帷幕。山东电视台的屏幕上也出现了一个新鲜的声音:“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我为您现场直播的本赛季‘甲A’联赛的首轮赛事。山东济南‘泰山将军’队在主场迎战自己的同城兄弟青岛‘海牛’队,本场比赛由王娣为您担任现场的解说评论……”

场景三:《侃球时间》现场直播——夺冠

时间:1999年12月12日

地点:山东电视台400平米演播室

(主持人)王娣:在世纪末的中国足坛,山东鲁能泰山队谱写了一曲华丽的乐章。因为职业足球开展六年来,泰山队是第一支夺取“双冠王”的球队。今天,对我们山东球迷来说,是个可以切实感觉到幸福的日子,我看到,来到我们演播室的球迷和各位嘉宾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嘉宾主持)孙正平:但我觉得今天最幸福的人可能是王娣。因为,当罗麦多攻入第三粒进球时,她的眼泪马上就掉下来了……

这是迄今为止,王娣记忆中最为深刻而美妙的一个夜晚,一切都那么的美好。入夜,整个城市都还弥漫在一种亢奋的情绪中,甚至在空气中都可以闻到快乐的味道。这 种情绪,也逐渐淡化了在几个小时前的比赛中,所有山东人从地狱到天堂几个轮回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一刻,泪水不自觉地沁出王娣的眼眶。也许在那样的一个下 午,只有泪水可以承载那份特殊的感情吧,至少王娣和球迷的心是相通的,每一个爱着山东足球的人心都是相通的。

五年的日子里,王娣很感激那些和她心意相通的人。记得2000年 的初春,在去上海看超霸杯的球迷专列上,通宵都可以听到车厢里隐隐传来的鼓声,即将进行的比赛,就像一剂兴奋剂让人难以入眠。第二天早晨王娣到餐车里吃早 饭,早餐的供应非常简单,稀饭、馒头和咸菜。这时一个男孩出现在她的视线中。男孩穿一件蓝色的羽绒服,大概六、七岁的样子。怯怯地走过来,对王娣说:“阿姨,你吃吧,你最辛苦了。”说着伸出小手,手里攥着一个鸡蛋,男孩把鸡蛋放在餐桌上,转身跑回到了几米远处的妈妈身边。年轻的妈妈对王娣淡淡地微笑着,眼 神中充满了关切。也许她们之间并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就已经读懂了彼此的心意。

记 忆的片段中,更多的是那些爱着足球的人和她们的故事。有一次,《侃球时间》节目现场来的全是潍坊的球迷。为了见到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他们宁愿在夜里十点钟 离开济南,经过三个小时的奔波返回潍坊。那晚的嘉宾是李小鹏。节目结束时,王娣送小鹏出门,却发现一个正在着急找东西的女球迷。她说钱包不见了,里面装着刚刚借的给孩子看病的八百元钱。孩子是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次到济南,刚向亲戚借了钱,没想到却突然不见了。听到这番话,王娣把钱包里所有的现金 塞到她手中……

场景四:空旷的街道上偶尔匆匆闪过几张口罩下毫无表情的面孔

时间:2003年4月25日

地点:北京

《新闻联播》:国家卫生部在今天下午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向新闻媒体通报了最新的非典疫情,今天又有103位疑似病历被确诊感染了SARS病毒……

除却足球,在北京生活的这几年时间,王娣说自己最大的感悟是来自于“非典”的那段日子。也许,当人们真正面临死亡的考验时,对生活的体验才会更加真切,也才 会重新考虑生命的价值,定位人生的坐标。“非典”肆虐的日子里,王娣忽然收到很多来自远方的电话。其中,有很多是已经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一句简单的“保重身体”,忽然唤起了埋藏已久的一种情感。在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逐渐减少的时候,人们总能从这些简单的数字中看到希望。那种希望,就像一剂有效的抗体一 样,让大家逐渐放松和快乐起来。

经过了那些日子,王娣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微笑着度过每一天呢?就像看现在的中超联赛,绿茵场上有很多都已经是陌生的面孔了。王娣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00年冬天,在北京丰台体育场一个细雨蒙蒙的午后,山东鲁能的后备队,获得U-21联赛冠军后,自己采访这些男孩们的镜头。如今这些男孩都披上了山东队甚至是国家队的战袍,对于她来说,这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