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长廊
龚熙战:无悔的青春 无止的进取
发布人: 姜素锦  发布时间: 2016-04-14   浏览次数: 423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转眼间大学毕业已经十二年,我的母校也迎来了她的六十华诞。十二年,是一个稚子长大成人的时间,我由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研发工程师;六十岁,是一个人睿智沉稳、沉淀升华的年龄,母校在教学育人、科研创新上不断成熟完善,迸发活力。我与母校共成长。
    我之于母校,是游子之于母亲的眷恋和感恩,这里有我最美丽、最充实的青春年华;母校之于我,是成功的给予,梦想的启发。更重要的是,还有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母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弘扬“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校风,为社会培养出无数的优秀人才。有幸结识并与这些佼佼者中的其中一部分共同学习、工作,学习他(她)们那种认真求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没有上大学之前,山东工程学院这个名字,我都没听说过。我有一个本族的亲戚,名字叫龚雪姣,按辈分我叫她小姑。小姑在我们村子,学习好是出名的,也是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女生之一。等到我考大学的时候,她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和她的交往中,我发现她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对于许多的问题,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一个埋头苦读的高中生来说,这些是我闻所未闻的。她让我了解到社会是很大的,人生的路也是很宽阔的,决不止于高考这一条。我在思考:除了个人因素之外,是什么样的环境培养出一个有着这等“见识”的人?后来,我知道,小姑所在的大学就是山东工程学院,即后来的山东理工大学。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山东工程学院。幸运的是,我被录取了。

    不出所料地,小姑在我入大学一年后,考上浙江大学研究生。如今走上了工作的领导岗位。 

    上了大学,我进入管理系工业工程专业学习。一个陌生而新鲜的环境,一个空洞而乏味的专业,这就是我刚进大学的感受。成绩不再象高考一样,是考量一个好学生的唯一标准;它也不再对我有着很大的诱惑力。我感觉无事可做。迷茫,使我丧失了前进的方向;家庭供养我的不易,又使我常常陷于不停的自责中。很长时间,我都无法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
    在班级的一次选举中,有一个名字叫巩茂娟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以非常出色的发言,全票通过,大家一致选她为我们的班长。此后,不管在班级、社团,还是在学校的活动中,她都做得很出色。她积极的态度,办事认真的风格,以及对活动的组织能力,让我佩服不已。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那些缺点,就是我在四年里所要克服的;这些能力,就是我在这四年里所要培养的。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更令我吃惊的是,班级事务、学校活动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学习,四年大学,她保持了学习成绩四年都是全班第一的纪录!
    大学,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人的各项能力的重要时期,但绝不意味着学习就无关紧要了。大学生,不仅仅要学习专业技术,而且要学习管理和交际处世的能力;不仅仅要在学校这个课堂上学,而且要到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学。同时,一定要学以致用,否则一切的学习都只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和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实现创新,无法实现你自身的价值。专业知识,是在学校打基础,社会上去实践应用;而管理和交际处世的能力,则随时随地可以锻炼、培养。
    于是,我制定了自己每个学年的学习计划,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其它的一些社团活动中。有意思的是,我发现我爱上了自己的专业。工业工程,是一项集管理和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其中很多的内容,在我看来,就是培养工业工程师一种管理自我、管理时间、管理事物的意识、方法和技巧。如果我们把自身的定位扩展出去,不再是一名工业工程师,而是一名企业家、一名政府官员,这种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同样可以奏效。因为管理无处不在。
    由此,我还依据专业课中战略管理学,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自己的人生计划。根据工业工程的时间管理和方法研究,总结出自己做事情的一套基本的程序和思维方式。我觉得,如我们的班长那样,能够将班级事务和自己的学业处理的如此得当,是一种学以致用的表现。而我,根据自己的所学,在生活中尽量去完善自己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以致用呢?
    尽管我并没有取得什么优秀的成绩,但我觉得大学四年我过得很有意义。
    我很庆幸,能够遇到这么一些优秀的校友,让我在迷失中找到方向。
    我永远记得,当我毕业的时候,我的老师王世德先生对我说的话:大学毕业了,我不希望你带着各种荣誉出去,我也不希望你带着各种成绩出去,我只希望你能带着一颗聪明的脑袋踏上社会。因为它将永远伴随你,无论在你贫穷时还是富有时,它是别人永远也夺不走的财富,无论在你面临磨难还是你飞黄腾达时。
    2004年的毕业季,校园里暖风拂面,鲜花盛开。望着那美丽的连心湖,望着那高耸的鸿远楼,我在心里感谢我的母校,在这里我度过了我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我没有虚度自己的光阴。四年磨一剑,今天,剑要出鞘了。
    毕业后,我来到了中国著名的企业海尔。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竞争的环境。不到两年的时间,我由工艺员,先后当上了技术科长、车间主任,到后来的厂长助理。海尔给了年轻人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在母校里学到的一些管理的方法,令这个在中国以管理著称的企业的有些领导都感到新奇和实用,我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锻炼和更好的提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钟爱的专业技术没有得到应用而变得生疏了。我觉得我应该扎扎实实地从技术做起。
    由此,我认识了时任海尔集团洗衣机产品本部总工程师兼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吕佩师。
    吕总早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原山东工程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是我们的校友。作为校友,我为母校有如此杰出的人物而骄傲。他的身上不仅仅体现出海尔人不断创新的理念,母校的“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在他身上也得到了最充分的诠释。他厚德,关心我们每个开发人员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尽可能提供给我们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他博学,他是亚洲首位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专家组专家,全球洗衣机行业通用国际标准参与制定者之一;他笃行,他是个“多产”的专家,所开发的产品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新产品、新技术及专利技术申报量约占中国洗衣机行业的60%,居行业第一。海尔“敬业报国 追求卓越”的理念与母校“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校风如出一辙,吕总自然不乏这种精神。
    每当我遇到研发的困局时,每当我面对外界的诱惑时,我都要想想我们这位杰出的校友会如何做,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吕总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海尔。所以我会在研发做了十年,所以我会努力地去拼搏。在这十年里,我申请国家专利十一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没有母校的教导,没有校友的示范和指导,我是无法完成这些的。
    校友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里我最想感谢各位老师、校友对我的激励和帮助,让我不断地超越自我。母校的恩德是伟大的,是您给我们知识,给我们力量,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让我们勇往直前。一批批山东理工大学的学子,将谨遵母校的校训,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行业,为祖国的强大,无私奉献和不断进取!


   

    作者简介:

    龚熙战,2000年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就读工业工程专业,现任海尔集团滚筒洗衣机开发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



(文章选自《回望甲子 春华秋实——山东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回忆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