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2001年冬天造访山东理工大学的,隐约记得那一年的第一场雪不经意间飘在我的脸上,那是在鸿远楼的门口。学真副校长当时在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校方面由范跃进书记和毕宪顺副校长在杏园的南楼招待的我,据说是学校待客的最高规格了,因为姚福生校长很少在学校。当时还见到了经济学院院长刘国华和副院长吴宗杰。第二年10月我毅然决定到学校工作,虽然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一试就是14年。
其实,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我与山东理工大学的前身之一——山东工程学院是有渊源的。1991年,我在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拜中国欧洲经济问题研究的大家易梦虹先生为师。因为我是本系本科生直接深造的,自然系里的老师早就耳熟能详,也在本科阶段经常跑到易先生家里讨扰。其中有一回,易先生说起一个叫李宏的学生也考上了,正在犹豫是否也纳入门下。我起初以为李宏肯定是一个女生,先生算上我当年已经招了2个男生,隐约觉得再加上一个女生岂不更好。就这样在那一年的9月我见到了“女生”李宏,十足的山东大汉,也成为我们这一级世界经济专业的最大龄青年、而且是妻儿双全的已婚男士,曾任山东工程学院经贸系副主任。我是深深感谢李宏同学的,没有这个同门,作为一个南方人,我是不知道淄博的、淄博还有一个山东工程学院的、山东工程学院还有一个刚刚成立的经贸系的。
因为李宏同学,我在1993年开始直接攻读博士时认识了当时的学真主任,因为当时新成立的经贸系师资奇缺,王主任通过李宏从南开请了三个人来学校兼课,一个是现任的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沈瑶教授、一个是现任广西联通的一把手鲁东亮博士,还有一个是我。我和沈瑶都是南开93级的博士生,也是浙江老乡;东亮是山东聊城人,当时只是管理系的一个硕士生。当时的王主任可谓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待我们也非常周到和实诚,其实我们只是一介学生,可能当年博士生还是比较稀缺吧,学真主任从见面开始就叫我李博士,弄得我飘飘然的,感觉甚好。我当时一直称呼学真副校长为王主任,直到入职山东理工大学后换称王副校长还别扭了一段时间,因为一直习惯叫王主任。
后来知道学真副校长还担任过一段时间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反正在入职前我一路叫过来的都是“王主任”,学真副校长也从未纠正过我。“王主任”在我赴日留学那年聘我为兼职教授,受宠若惊啊,我当时才26岁,那是1995年9月8日,致聘地点应该是在东校的北苑餐厅二楼,想起来已经当了理工大21年教授了。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即使我在日本立教大学国际经营专业读博期间,我也会打越洋电话给“王主任”,让他帮助调研博士论文所需的实证数据,后来才知道,他拿着我设计的问卷亲自驾车一家一家企业地跑,他是系主任啊(当时没有学院这一级的设置)。可以这么说,没有王主任,也就没有现在山东理工大学的我了。
如果有人不理解我为何离开学习工作15年的母校南开大学来这里工作,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我很傻,2002年我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一直错了14年,从33岁到47岁,人生最好的年华与学校一起度过。期间也有很多高校以各种待遇挖我,不乏985、211高校。一句话,皆因学真副校长。按理说当年与学校签了8年的服务合同,到2010年我就自由了。学真副校长老了(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我戏称他“风韵犹存”,我想陪陪他,也想让他见证商科的发展。一辈子遇见一个自己喜欢的、敬重的、无怨无悔的人不容易,亦父亦兄啊!
2002年10月入职山东理工大学后,学校成立了一个校级研究机构——山东理工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由范跃进书记担任主任,我为执行主任。后来又被学校遴选为特色学科,每年予以近百万元的科研资助,期间国内外很多的“大牛”和领导到访过中心,中心四易其地,从西校的实验楼到鸿远楼、从鸿远楼到二号教学楼,再到东校。
中心最辉煌之时,省内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的仅有4名常务理事中我校占“半壁江山”,后来的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也是由范书记和我发起成立的,据说在中国世界经济学界这样的省级学会屈指可数。南开的朋友们至今还戏说十几年前我去北京昌平第一次参加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年会那事,咋地开个年会还要领导“陪同”啊(范跃进书记和王学真副校长参会)?正因为在分组讨论时我与书记同处一个会场,在分组讨论即将结束时,复旦大学的华民教授只是礼貌性地询问是否还有发言者并且只给5分钟时间,我事前没有提交论文、也没有做任何发言的准备,看到书记默默无闻地坐在会场的角落聆听大佬们的发言,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我毫不犹豫举手,征得主持人华民教授同意后报上出处,用了不到三分钟时间质疑了华民教授的学术论点。第二天大会总结分组发言时,座下300余人,我们三个几乎坐在最后一排。作为第一组的主持人华民教授出乎意料地提及:“昨天山东理工大学的李平教授质疑了我的论点,我承认他攻破了我的第一条防线,今天我要假公济私,说说我的第二、第三条防线”。范跃进书记急着让学真副校长传话给我,大致意思是怕我一冲动走上前台去攻破华民教授的第二、第三条防线,那是复旦啊!
此后,我们每年都参加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的年会和各种其他学术会议,我从学会的理事升格为常务理事、从常务理事升格为副秘书长,从递交论文到一般分组发言、从分组发言到大会发言,从大会发言再到分组主持,偶尔还被学会调遣去某一个专业会议上做做主旨发言什么的。我们还连续编撰了几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和《山东省产业经济发展报告》,很多同行给予了很高评价。
我们曾经奔赴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反复讨教学科发展思路并邀请专家指导课题申请和论文写作,从申请省部级课题开始,从此遍地开花。从2003年获批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开张”,现在涵盖国家社科重点、面上、青年,国家自科面上、青年,国家软科学,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重大、重点、面上、青年,省自科重点、面上、青年,省软科学重大、重点、面上,国际项目。现在商科有很多人担任省部级项目的评审专家,更有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在省内据说只有山大和山财有应用经济学科的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标志性成果覆盖学界公认的《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和《经济学季刊》所有顶尖杂志。从省部级三等奖起步,现在已经囊括所有等级的奖项,迄今保持着同一名在职教授5年内获得2次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学校记录。从2003 年获批第一个硕士点开始,现在商科分别建成5个学硕点和5个专硕点,作为第九批MBA院校,在国内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自2014年开始率全校之先,先后向985、211高校保送5名博士研究生。部分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其他高校完成博士阶段学习后,除了回馈母校担任教职外,还在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社科院、济南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高校任职。原来二本学校的毕业生也可以在名校教书育人啊!这是一个唯才是用的年代,其实出身并不是那么的重要的。
自2011年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合并为商学院以后,两大学科齐头并进。在武书连“2015中国734所大学各学科排行榜”中,经济学科得分B+,紧随山大(A+)和山财大(A)之后,与中国海洋大学居于同一层次,也是我校参与评选的所有学科中与工科同时获得最高排名B+的学科;管理学科得分B,紧随山大(A+)、山财大(A)、中国海洋大学(B+)、山东工商学院(B+)之后,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居于同一层次。
而今的商科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和高水平商学院的国际认证已经写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年轻一代纷至沓来,东校人才济济,与西校成并蒂开花之势。曾经的那些人和事,曾记否?
鲁中有山理工,山理工有一个东校,东校有商院。
作者简介:
李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选自《回望甲子 春华秋实——山东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回忆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