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长廊
刘永鑫:六十年回顾
发布人: 姜素锦  发布时间: 2016-04-14   浏览次数: 1727



    一、阴差阳错来校当老师


  大概是在1956年6月,我所在的济南农校西邻大兴土建,听说是建一所“山东农业机械化学校”。当时我并不关心此事,对一个即将毕业的农学专业中专生来说,天天想的是能分配到哪里,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
  6月下旬的一天,省农业厅教育处处长周文锋(后为在德州的山东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的校长,在农机学院退休)来到济南农校,贯彻农业部要在应届农学专业中专毕业生中选拔部分学生,参加由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组织的考试,录取后去那里学习,为全国各省新建的农机化学校准备师资,我有幸入选并顺利通过考试。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家里不同意我再去北京上学,我将自己的情况向周处长说明后,他当即表示:你先去,带上去北京的来回路费,到那里看看,能读就读,确实不行就回来,我再给你分配工作。
  到北京后,学校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带去济南农校给开的证明),决定给我最高的助学金(每月16元,除去伙食费,还能剩点零用的),我留了下来。当时我学习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学制是5年,学习到1960年3月,突然接到教务处通知,让我提前留校当预备教师,分在拖拉机教研室当一名助教。1961年10月学校人事处突然告诉我:你是山东保送来的,我们忽略了这一点,现在人家山东来要你回去,我们也没有办法。我提出:由于提前留校,有些课没有学,能否再补一下。经双方协商,让我再学习三个月,于1962年2月,直接到德州山东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报到,同样到拖拉机教研室任教。


    二、学校的变迁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正赶上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全国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很多“大跃进”上马的工程,纷纷下马或暂缓,教育也是如此。任何事情都有例外,这个例外正撞上我们,在省农机局的坚持下,1962年8月省里决定,将山东农学院和莱阳农学院的农机系合并到我校,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并由德州搬迁到淄博工学院的旧址,成为山东省保留的13所本科院校之一。上马、搬迁的大好形势,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办学热情,队伍迅速扩大,人才素质得到提升,学校由一个以中专生为主、专科为辅的学校,转化为单一专业的本科学院,到1965年底在校生达到500多人。
    “文化大革命”给各项工作带来灾难,教育事业是个重灾区,对农机学院来说则是灭顶之灾。1970年初省里决定要在兖州搞拖拉机生产大会战,指挥部的领导既不调查研究,也不分析利弊,一声令下,学校整体搬迁,教学实习设备和工人参加会战,学校与兖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合并,就这样,一所办学多年的本科院校又变成了中专。 
    省革委会三结合的领导干部去山拖会战指挥部视察,教职工强烈要求与其对话。当被问及农机学院的下马对山东农业机械化事业有何影响时,他竟说:山东的农业机械化,化起来,化不起来,不在乎是否有你农机学院(这就是当时学校的社会地位)。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广大教职工仍在积极工作,推进农机学院的恢复。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拨乱反正,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并迁回淄博。两次搬迁、下马又恢复,消耗大量人力、财力,教师队伍流失,学校大伤元气。


    三、发展中的困惑


  学院恢复后,接受了单一专业的教训,加之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始向多专业发展,除原有农业机械化专业外,又新设立了“汽车与拖拉机”、“汽车修理”、“机制工艺”、“农机设计制造”、“农业电气化”等专业。
  打倒“四人帮”后,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校要发展,师资是必备的前提。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高等教育的十年断层,具备师资条件的人才奇缺。中央拨乱反正,平反历届运动的冤假错案后,各校开始抢夺各类人才。我校领导由于接受了“文革”中所谓阶级斗争的理论,在引进人才方面过重地看待出身、历史,使不少急需教师不能得到补充,而校内原有部分教师也因所谓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被调离,使原来就不足的师资队伍更加困难,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与同类院校相比,我们更加落后。
  1984年学院调整了领导班子,新领导及时发现了问题所在,但再想引进各类现成人才为时晚矣。学校决定:下大力气从青年中找出路。一方面把留校青年教师送知名高校进修和攻读学位,另一方面挤出财力在校外搞委托培养。经过几年的努力,这支生力军成为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骨干,不但解决了眼前师资力量的不足,更为学校的发展储备了力量。
    高等教育的体制弊端,在学校的发展中体现尤为明显。从中专、专科、本科均隶属省农机局(副厅级)主管,部门所有的思想是,我的学校只能培养我所需要的人才,办别的专业叫不务正业,几次要求学校停办某些专业,质问学校的办学方向。后来局领导也发现了自身的问题,一个业务范围很窄的局领导管理一所综合性工科院校确有困难,但又碍于面子,都不想在自己的任期丢掉一个原本属于自己的高等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得到的人力、财力支持可想而知。学校的发展再受约束,到1989年底,本、专科在校生(夜、函大除外)也只有2000余人。


    四、更名山东工程学院


  学校曾多次尝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均告失败。1989年时任淄博市委常委、张店区委书记的张福信调来学校任主要领导,再次向省政府提出变更管理体制的要求,在省长赵志浩的支持下,经省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山东农机学院由省农机局改为省教委管理。由国家教委批准,山东农机学院更名为山东工程学院,彻底理顺这一困惑多年的体制关系,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农转非”(由农业口转为教育口管理,变成一所工科院校后人们的一种俗称)。
  新的体制彻底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学院提出了“推倒学院四堵墙,迎来社会八面风”的办学理念,社会服务面的扩大,招生专业快速增加;知名度的提高,使招生质量、数量大大提升,由过去招生年年吃调剂志愿,到第一二志愿满额;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顺利引进;财力的增加,高楼崛起,教学、科研、办公和后勤服务条件得到改善。到上世纪末,学校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达8000余人,10多个系,30多个专业,藏书40余万册,成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所以机为主,机、电、管、经贸、法律、哲学、师范诸学科兼容的综合性工科学校,在省内高校中占据重要一席。
  学校的快速扩张,新的矛盾更加显现。学校的占地面积不能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有任何变化,300多亩的校园面积,再也无法承担如此沉重的负担,用地成了制约学校发展的新瓶颈。要发展必须另开辟地方,尽管学院积极四处联系,均未得到解决,学校只能像人们形容的那样,成了一个盆景式的袖珍校园,并将一只脚伸向胶南。


五、合校组建山东理工大学


  上世纪末,全国再次迎来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高潮,省委省政府决定,由山东工程学院与淄博学院合并,筹建山东理工大学。
  合校站在个人角度已无任何利弊关系,但从两校的发展和山东高等教育事业角度来看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它是一次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堪称绝配的行动。山东工程学院是一所办学多年的本科院校,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是多个硕士点授权的工科综合院校,有一支高学历、高层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淄博学院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多学科的办学基础,再加上省、市两级人力、财力上的支持,构成了理工大学先天优良的办学环境和基础。广大教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加上中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宽松政策,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全,所以理工大学从筹建之初就具备了极强的生命力。
    经过短短几年建设,理工大学已建成省内重点、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理工科大学。学校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教育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和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过60年的磨炼,终于从一所中专学校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理工科大学,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作者简介:

    刘永鑫,原山东工程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1995年11月退休。



(文章选自《回望甲子 春华秋实——山东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回忆文编》)